发布时间:2025-04-04 23:39:16 来源:深度快报网 作者:情深
自2023年落下帷幕,虽然春节未至,但在企业层面已经接踵进入名为“2024”的消费场,若以每月的销量发布日划为“战线节点”,那谁家拿下首胜,甚至如何“胜”,如何“败”,那么1月的销量成绩背后,都有可以解析的说法。从日前各家新能源赛道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,不出所料,各家车企为推动年底销量翘尾所作的年末加力促销冲刺,终是力竭,其中环比销量夭折的车企、艰难度过上一年度周期“终点线”的车企、甚至保持增速成为“后劲黑马”的车企,都能在榜单中见晓知之。比亚迪1月销量:201494辆无可厚非,比亚迪仍以“月度销量”第一,冠绝一众新能源车企。且在接棒2023年度全球汽车销冠之后,相较2023年12月度34.1万辆的销量,环比下降超40%。至于下滑的原因,除了因为市场周期的自然回落之外,想来去年底比亚迪持续发布优惠政策,刺激效率的“透支”也有一定联系,而在2月又是喜闻乐见的“春节潮”中,大市场的销量涨幅期只能落在3月的表现。而在2024年,比亚迪仍想冠绝全球年度销量的实力,在比亚迪1月16日举办的“梦想日”活动就以点明主题:智能化。发布会上,王传福发布比亚迪整车智能战略,以及智电融合智能化架构——璇玑AI大模型。对于比亚迪在智能化的实现,我们星斗市民只需等待结果就好,已经明确的是,据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:2024年比亚迪将会推出10余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。未来,比亚迪20万元以上车型将会提供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选装,而30万元以上车型则将全部标配。对于产品路径的开拓和变化来说,笔者猜测:待比亚迪布局完成,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与特斯拉针锋相对之时。首先,比亚迪对全球海外的野望从未掩示,在历月官微销量海报中均会披露乘用车出口一项,随着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生产以及渠道布局的逐步完善,在全球市场与特斯拉针锋相对,迟早而已;其次,在产品形态层面比亚迪的三电结构已经完善,起码在乘用车领域,已经有了与特斯拉争锋的资本,后续待比亚迪在智能智驾的拼图补齐,在高度趋同化的纯电车领域,特斯拉的FSD系统又如何领先同行;最后,从透露的20万元、30万元车型咨询来看,比亚迪已经剑指中、高端新能源市场,如果说此前三百万辆年度销量是比亚迪凭借入门级车型铸造的“基本盘”以量取胜,那到了中高端领域,比亚迪是否仍会秉持“舍利逐量”的战略,日后再以“仰望”品牌为企业利润增长点,尚未可知,但对普罗大众而已,无疑是期许的。五菱新能源:1月销量41,066在五菱销量官方海报中,构建起1月新能源销量成绩的仅依靠了五菱星光(参数丨图片)10,005台、五菱缤果11,746台、MINI EV 15,520台。三款车型,若是以MINI EV为五菱汽车在新能源道路上的起始点来看,五菱的新能源战略一言以弊则是:同级别产品的价格守门员。对于这句评价,笔者主观上的褒义色彩明显很重,但自觉相对客观。首先以MINI EV而言,作为这款车称得上“踩塌了四轮正规轿车的门槛”,自MINI EV之后,在同价位同级别的横向赛道中,再也没有出现能与之相匹敌的产品。此后的五菱缤果、五菱星光,也分别将售价稳稳压在同级别车型的门槛,如果有友商要与五菱进行长期价格战,那或许还会惹人思量:对家车企是否有清盘跑路的打算。吉利新能源1月销量:40,693辆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赛道中,吉利并不像各家新势力那般擅长“唇枪舌剑”的造势,也不及比亚迪以“量”压人的强势,但从极氪、领克,以及被遗忘很久,近期隐隐抬头的“极星”来看,吉利在新能源时代俨然针对消费者的需求给予了满足。在整个吉利集团上,其1月销量达到21.3万辆,其中仅新能源销量即达到65,826辆。除领克EM-P和极氪品牌独立重复计算后,仅吉利本品牌的新能源销量即达40,693辆,其中包括吉利银河19,223辆以及吉利几何20,722辆。问界1月销量:32973辆问界作为过年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的“黑马”,从赛力斯集团进军新能源赛道,到AITO问界品牌成立,一直都是坚定的“拥‘华’党”,在社交媒体中已经有网友戏称:汽车领域已经可以抛弃德系三巨头,由问界、比亚迪以及日后另一家合适的新能源车企套上“BBA”之名。而在问界1月销量中,贡献主力销量的无疑是“华味”最厚重的,又较为“亲民”的问界M7系列。在32,973辆的品牌销量中,问界M7占据了31,253辆的份额。此外,据问界官方还表示,自1月31日起,问界M5和新M7智驾版开始陆续进行高阶包OTA版本升级,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城区NCA高阶智能驾驶。想来在“华为系”的智驾软硬件加持下,问界无疑能够在后续持续释放市场占额实力。理想1月销量:31165曾经,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表示,“在2022年的第三季度,问界M7的操盘发布,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,我们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劲的对手,甚至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”。在问界沉寂的过去,笔者曾解读为:这是李想对问界的“阴阳怪气,恰逢彼时的理想0NE进入产品生命末期,此后理想L系列逐步铺开上市,而李想想表达的是问界M7作为彼时的全新车系,仅仅能与理想汽车即将迭代的理想ONE相提并论。以如今的两者的成绩来看,笔者的猜想和解读无疑被狠狠地“扇了嘴巴”,不过考虑到两者都是自主新能源的主要发展选手,无论是从“新能源市场占有率提高”的大义,还是“自主品牌收拢消费者,放弃海外、合资产品”的朴素情感,这波打脸都不能算是坏事。而对理想来说,在往昔披露的规划中理想将会有4款增程车型以及4款纯电动车型推出,其中引得调侃的纯电动MEGA计划在今年3月1日上市,到彼时理想汽车在销量上无疑会有增长,但随着产品上的丰富开拓,那么研发、生产费用是否能被平衡好,理想又是否会滑向“赢了市场销量,输了财报表现”的尴尬格局?长城新能源1月销量:24988长城汽车从哈弗大狗出圈,到坦克系硬派越野的“一车难求”,彼时笔者认为,长城汽车将会是传统品牌中的“燃油系守望者”,而新能源的道路将会留给黑猫、白猫的纯电动小型车开拓。但随着之后哈弗系混动车型的销量涨势,长城就抓住了消费者的一类需求:喜欢硬派SUV、越野车型,但是也需要省油的日常城驾表现。此后,长城在“炮”的皮卡系列、哈弗的SUV系列以及坦克的硬派越野系列,先后开拓了PHEV和Hi4-T产品。借基本盘之势,用“两条腿”走出了部分新势力品牌未曾有过的成绩。车友观察:期待合资、海外品牌发力,给予自主品牌压力至此,我们盘点了1月销量成绩前六位的车企品牌,其中比亚迪、五菱、吉利、长城,均是从燃油车时代就经历磕磕绊绊、起起伏伏之后,才取得今日的成绩,而问界、理想,作为一系列新势力中,销量成绩不曾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锐,如今也与昔日盟友在市场地位上划出了“自我以下”的分界线。而在这份榜单中,缺失的身影则是迟迟未能“大象转身”的一众合资、海外品牌。在过去的2023年中,偶然会有熟悉的品牌身影发布新能源产品,但过了“营销期”就不见声息,再在网上出现讨论的声音时,已经是“降幅XX万”的好消息。对于国内新势力车型的格局,笔者还是希望海外、合资品牌能肩负起“鲶鱼”的责任,让如今本就焦急的国产新势力品牌们,持续保持“以消费者为中心”的格局。毕竟,当自主品牌崛起的骄傲情感过渡之后,作为星斗市民的你我都不愿意看到“屠龙少年化身成龙”的戏码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